- 王志强;
为研究波磨的一般演化特征,通过自行设计缩尺双盘试验台并设置滚动工况,在轨轮表面再现波磨缺陷并分析其形成机理。同时,在波磨形成的基础上,增加试验时长,进一步分析波磨的发展规律。波磨形成试验结果显示,材料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不断发展并处于相互竞争关系;轨轮运行激发了试验模型在特定频率下的振型,导致车轮-轨轮接触界面产生不稳定振动,最终诱发了波磨的生成。波磨发展试验结果显示,随着轨轮运行时间的增加,初始波磨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波磨波深增加,波长不变,而后波磨发展趋于稳定,波磨形状保持不变。轨轮表面波磨的演化过程主要分为初期形成、中期发展和后期稳定3个阶段。由于波磨波深在中期发展阶段增长较快,因此,在中期波磨快速发展之前控制波磨有利于系统的健康可持续运行。
2025年05期 v.33;No.312 11-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陈睎豪;肖守讷;
牵引拉杆是轨道车辆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的重要装置。为减少某高速磁浮试验模型车在试验平台上运行时,直线电机和试验模型车之间的横向、垂向、侧滚等运动的相互干扰,提高试验中车体运动状态测试的准确性和试验安全性,文章设计了一种具有运动解耦功能的牵引拉杆装置,并且针对其不同的工作状态,在不同方向和频率的激励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判断解耦能力和相关因素。结果表明:该牵引拉杆装置对于横向、垂向、侧滚等振动的解耦及隔振效果显著。
2025年05期 v.33;No.312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刘国田;毕越宽;柳士强;
为有效控制转向架构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变形等问题,提高制造精度,控制生产节拍,文章以速度80 km/h米轨客车转向架H形构架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结构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侧梁、横梁等部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难点、易出现的工艺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改善了工艺流程。经过试验验证,能有效解决制造工程中的工艺难题,为提高制造精度积累经验数据。
2025年05期 v.33;No.312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朱凤明;
针对CRH380B平台动车组因紧急制动UB环路故障导致的制动异常,文章通过采用电路原理分析、故障树建模及动态测试等方法,系统研究了UB环路的逻辑控制机制与典型故障机理。基于TCN网络拓扑结构,解析了UB环路中继电器联锁、信号传输路径与制动指令的耦合关系,进而建立故障树模型,分析了触点虚接、线路虚接等关键因素对环路可靠性的影响,验证了UB环路在冗余设计中的单点失效风险。
2025年05期 v.33;No.312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