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浩;张智鑫;郑洁;赵波;
由于桥上嵌入式轨道需要考虑梁轨相对位移对槽内材料工作安全性的影响,而大跨度桥梁的梁轨相互作用又相对复杂,因此文章通过建立一种梁轨耦合一体化模型,分析了4种大跨度桥梁嵌入式轨道结构方案的安全性,研究了轨道纵向刚度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优化的全线嵌入式轨道方案在钢轨强度和梁轨相对位移方面均超出安全限值;而3种优化设计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嵌入式轨道系统的安全要求。考虑到有缝线路可能降低列车运行平顺性并增加轮轨磨耗,建议采用增设小阻力扣件段的方案,并给出了轨道纵向刚度的合理取值范围。
2025年04期 v.33;No.31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刘富存;徐道猛;陶骏;姜雷;仝晓田;赵坤;
针对清筛机现有的起道方式在道岔尖轨及岔心等复杂区域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能够适应道岔区域连续起道作业的新型装置以及作业工法。通过同时配备起道钩和夹钳轮的主起道装置和仅配备起道钩的辅起道装置,结合相应的作业工法,采用交替配合的起道方式实现道岔区域连续起道作业。经过试验与分析表明,该起道装置能在道岔区域实现连续起道作业,且作业性能较好,相比于有的起道装置,不仅首次实现了道岔区域连续起道作业,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025年04期 v.33;No.311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郝冠军;尚雄;
基于分车道理念针对电子导向胶轮列车专用车道路面结构展开研究,旨在解决该新型交通方式下面临的路面结构设计难题,为电子导向胶轮列车专用车道路面结构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升路面性能和寿命。首先对分车道设计理念进行详细阐释,分析其在提升交通效率和优化路面荷载分布方面的原理,接着深入剖析列车轴型特点,收集列车技术参数,分析轴重分布对路面接触应力的影响,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规律,最后给出沥青面层高低温指标建议。综合研究显示,分车道设计理念能合理分配车道功能,减少车辆干扰,并实现沥青面层剩余寿命最大化的目标,基于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提出沥青面层高低温指标建议,动稳定度≥8 000次/mm和低温弯拉应变在2 000με~4 000με,为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2025年04期 v.33;No.311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芳;倪晓阳;张冬冬;代长顺;王腾;
既有地铁结构上方挖土,减少了上部的土体载荷,地铁结构周围的土压力平衡被破坏。原地铁结构受到的侧向土压力会促使结构向开挖区域产生位移和变形,影响结构整体受力状态,进而导致地铁结构的不均匀变形。为了探讨紧邻地铁区间隧道上方施工对运营地铁线路的影响,以济南市某隧道上方施工的箱涵工程为例,利用MIDAS GTS NX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箱涵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箱涵基坑开挖卸载全过程对区间隧道的上拱变形及后续抗浮稳定性的影响,提出3种专项加固方案及配套施工措施,分别为:抽条开挖、分线运营,以及分段开挖+分线运营相结合。结果表明:基坑变形及区间变形相差不多,且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其中,采用分段开挖+分线运营相结合方案对应的区间结构变形值相对较小,整个施工过程中风险更为可控。
2025年04期 v.33;No.311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