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韵文;杨阳;魏德豪;温炎丰;
通过对国内跨座式单轨列车各种车型的技术路线进行深入分析,对比研究其关键技术特性,指导跨座式单轨车辆在工程应用中的合理选择与优化设计。研究过程中,首先梳理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在国内的发展背景、定位及技术优劣,随后详细介绍了A型至E型车的技术特点,包括转向架设计、车辆结构尺寸、承载能力、供电电压等方面,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各车型的性能差异。结果显示,单轴式车型如A型车因低地板设计、高度仅4.05 m及优秀的抗侧滚性能,展现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而双轴式如E型车则通过宽轮距设计增强了运行稳定性与速度,同时简化转向架结构。结论指出,跨座式单轨交通凭借其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小城市及景区应用中的潜力,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未来发展方向趋向于小型化、轻量化,以适应更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促进跨座式单轨列车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广泛应用。
2024年04期 v.32;No.305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王一淞;梁云;贾洪龙;杨集友;谌亮;张英春;
针对国外某地铁转向架轴箱盖由于安装轨道预警装置导致运用过程中出现裂纹问题,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振动试验及线路测试等方法研究,确定了产生裂纹的原因是安装轨道预警装置的轴箱盖悬臂结构在轴箱振动条件下疲劳强度不足。通过改变轴箱盖材质以及裂纹位置局部补强的方法,解决了轴箱盖强度不足的问题。此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作为其他类似结构裂纹分析与优化设计的参考。
2024年04期 v.32;No.305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0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赵新利;李宝川;谈立成;贾尚帅;
为提高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需要在设计阶段研究其模态特性,为车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建立该车型在连挂状态下的Mc车和M车有限元模型,对铝合金车体和整备车体开展模态仿真计算,得到车体各阶模态频率和振型,分析各阶模态下车体振动薄弱部位。对比分析铝合金车体和整备车体模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车上设备及内饰等附加质量可导致车体模态频率下降;设备安装位置越接近模态位移响应大的区域,对模态振型和频率的影响越大;结合车上有源设备工作频率分析,与车体固有频率不重合,避免形成共振。
2024年04期 v.32;No.30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薛文根;陈晖;吴志强;
轴桥是低地板车辆转向架关键的承载部件,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可靠性,文章提出倒置方式台架试验方法对轴桥的结构强度进行深入研究,验证轴桥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并且基于VDV 152—2016标准制定通过静强度和1 000万次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时试验载荷加载方案,结合有限元仿真计算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型号低地板轴桥满足试验要求,安全可靠。且倒置方式台架试验的应力偏差可控制在10%的较高水平,安全可靠,可用于验证极端工况下的轴桥强度,保证车辆安全性。
2024年04期 v.32;No.305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甘武平;
轴箱轴承故障分析是识别故障风险和预防故障发生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降低轴箱轴承故障的发生概率,提高动车组轴箱轴承的产品质量及使用寿命,通过展示动车组轴箱轴承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生的典型问题,对故障件进行了失效分析,从产品自身制造、结构、运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轴箱轴承滚道面剥离、保持架异常、温度高、漏脂等问题的产生原因,并从产品制造、车辆设计、组装工艺、运用维护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了轴承失效问题的发生。
2024年04期 v.32;No.305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万梦;李贤元;耿圣恩;伍安旭;
为提高铁路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进口成本并实现更灵活、精确的润滑控制,文章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国产化液态轮缘润滑电控系统。首先分析了现有液态轮缘润滑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润滑控制、弯道识别和故障报警等功能,然后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设计的液态轮缘润滑电控系统能够根据时间、距离或弯道信号来控制润滑剂的喷射。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识别到的车辆弯道门槛值达到±2°,同时进行响应时间≤0.1 s的快速精确控制,并触发相应的润滑喷射。系统还具备弯道信号锁死检测、故障报警等功能,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车辆,改善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024年04期 v.32;No.305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宏彬;王鑫;朱忠超;
结合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在线运行时的定子绕组接地故障,对故障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原因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并通过仿真软件对电机定子绕组的电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确认定子内部的绝缘薄弱点。针对故障原因,提出了使用绝缘胶对定子绕组槽口进行灌封的改进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及试验验证,最终通过装车运行考核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2024年04期 v.32;No.305 38-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